Feature Image

面對做功課慢半拍的孩子,家長和子女同樣感到力不從心。為人父母,我們必須學習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和學習力的方法,讓他們及早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。以下是一些方向:

1.合理要求

定下明確和合理的要求,有助增強孩子做事的動力。清晰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要求,例如 : 每天放學回家,吃茶點後,兩小時內做完功課 (下午4時至6時)。不合理的要求是要孩子坐定定,整天都要溫習和做習作。

2.同訂目標

與孩子一同訂立做功課和溫習的時間表,貼在桌前,以培養孩子做事的效率,切勿拖拖拉拉,浪費時間。完成功課和溫習後,便可讓孩子痛痛快快的玩,享受努力的成果。

更多文章:【教育方程式】爸媽必學10個在家育兒技巧 嘗試訓練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!

3.控制環境

清除環境中會讓孩子分心的事情,如電視和收音機的聲音,書枱上只有需用的文具和功課本,四週不要有讓孩子分心的裝飾物。

4.學會專注

家長們應從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,做功課便更有效率,免卻拖拖拉拉的情況。訓練初期,每節做功課的時間不宜太長, 因孩子的專注力有限,五歲的孩子的專注力只有12分鐘,6歲至10歲則是15至20分鐘,10至12歲是25分鐘。所以,孩子太長時間地集中做功課會讓他們疲倦,只會事倍功半。例如,7歲的孩子,可以15分鐘為一節,並用計時器作提示,著孩子完成中文生字。成功了可稱讚他,小休一兩分鐘後,再接著做下一項功課。每節的時間可漸漸增加,漸進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。

5.分段進行

若作業太多,會令孩子提不起勁去做功課。這時,可嘗試分段地進行。例如 : 先做三樣,小休後再做三樣。小休時間可讓孩子喝杯水和做些手和頸部運動,舒展一下。

更多文章:【教育方程式】小朋友無安全感或因父母陪伴不足!爸媽必學3招打造孩子安全感

6.先易後難

可讓孩子先完成較易的習作,待進入狀態後再做一些較難的習作。抄寫和要用腦筋的功課可交替進行,使孩子容易提起精神,專心地完成。

7.多方思考

遇到困難的習作時,可分段進行。例如 : 孩子要寫幾百字的作文,可讓他先定大綱,寫下重點,待小休後才完成寫作。家長們切記提醒孩子,遇到困難的地方,也要多作思考,嘗試寫下答案,錯了不打緊。這樣便可防止孩子建立依賴的惡習,更有助提昇孩子的解難能力。

8.預先溫習

默書和測驗的最佳溫習時間,是考前一兩星期。可嘗試先定立溫習時間表,每天溫習小部份內容和生字,易於吸收,較臨默書測驗前才溫習,效果好得多。

更多文章:【教育方程式】父母必學10個與青春期子女溝通方法 耐心聆聽好重要!

9.天天溫習

若孩子漸漸習慣了做功課的時間表,可慢慢加入溫習環節。每天做完功課後讓孩子溫習一遍當天教過的課文,加強記憶,有不明白的即時發問,孩子的學習成績必然大有進步。最好的溫習方法,是將學校派發的作業和工作紙複印再做一次,或是錯題重做,省錢又有效。

10.從小培養

家長們若能從小幫助孩子培養以上的良好習慣,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便漸漸得以建立了。

多看孩子的優點,少看他們的缺點,多發掘他們的長處,多讚賞,少責罰,孩子的進步必然讓你萬分驚喜的。

【編按: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