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ature Image

部分家長為了要小朋友好好完成功課,都會每晚做「伴讀書僮」督促小朋友,做錯即改,不整齊重寫。但「完美」功課的背後,在日復日的鞭策下,小朋友是否真正吸收到知識,提升做功課的信心?

有家長在討論區表示面對即將升小的子女,每晚陪小朋友做功課而身心俱疲,更開始影響親子關係。想小朋友的功課表現理想,又不想他們過份依賴,教育心理學家楊潔瑜有三大建議給家長。

更多文章:【教育方程式】讓孩子自行收拾玩具的4個方法 家長宜先做示範!

1.陪小朋友決定做功課先後次序

家長習慣每晚坐定定陪仔女做功課,不但耗時又會令小朋友造成依賴,失去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楊潔瑜建議家長先陪小朋友決定做功課的先後次序,就可以暫時離場:「最簡單的抄寫由小朋友先自行完成,艱深的就留待最後從旁協助,令小朋友嘗試自行解決問題,有助吸收課堂知識。家長坐足一晚實在不必要。」

2.小朋自行評美醜

家長希望小朋友抄寫生字時工工整整,每每在旁監督小朋友邊寫邊改。楊潔瑜建議先讓小朋友自行抄寫,再評價自己字體的美醜:「對於寫字不工整的小朋友而言,他們很需要家長鼓勵,家長可以先稱讚小朋友完成生字功課『好叻,呢幾個字寫得唔錯!』,之後就請小朋友選出可以寫得更靚的數個字。」楊潔瑜認為這個方法比起邊做邊改更有效率,可以讓小朋友檢討字體美醜,同時有助增加小朋友的信心。

更多文章:【教育方程式】5個小貼士幫助孩子建立同理心 父母做好榜樣好重要!

3.營造適合做功課的氣氛

為了令小朋友專心,家長會安排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小朋友做功課,但楊潔瑜認為在安靜的環境並不代表小朋友可以專心做功課,營造適合做功課的氣氛更為重要:「小朋友做功課時,家長可以在一旁閱報看書等進行靜態活動,因為家長做到以身作則,感覺就好像與子女並肩作戰一樣。比起睇電視或玩手機,更容易令小朋友專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