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暑假,香港家庭福利會聯同一路青空劇團,創作及公演了全港首個調解互動劇場《調解教育劇場之海陸空奇遇記》,14位小演員穿梭海陸空執行任務,現場觀眾亦從戲劇及遊戲中學習調解的知識和技巧。
觀眾積極參與互動環節,從戲劇及遊戲中學習調解技巧。
爸爸聆聽小朋友心聲 不再做判官
10歲的廖芯瑤是其中一位小演員,她飾演調解小特工,負責在太空調停外星人及太空人的紛爭。 積極參與了互動環節的芯瑤父親Jackle表示:「很慶幸芯瑤能參與,讓她學習調解知識和技巧,有助她待人處事,畢生受用。」
廖芯瑤及家人
善用頭心腳技巧 了解妹妹的需要
芯瑤在排練過程中學會了調解技巧「頭心腳」。當中,「頭」是指事件,「心」是指對事件產生的情緒,「腳」是指對事件的期望。 Jackle 觀察到芯瑤完成了網上自學調解平台的課堂及小演員訓練後,個人成長了不少。他說:「從前芯瑤會跟妹妹爭玩具,現在她懂得了解妹妹的需要及與她商討解決方法。」
當女兒參與戲劇訓練後,Jackle 也參與了網上自學調解平台的課程,亦反思從前處理兩位女兒的紛爭時,會扮演判官的角色,要她們跟隨自己的意願去做。他解釋:「學懂『頭心腳』技巧後,我慢慢成為一名調停者,更能公平有效地解決她們的紛爭。」他亦把調解知識和技巧應用到工作層面。
莫芷悅(女兒)、莫子惟(兒子)及媽媽Yvonne
調解讓青春期子女作主 分擔媽媽的管教任務
12歲的芷悅和8歲的弟弟子惟,同樣飾演調解小特工。他們的情節中,提及「憤怒三把火」像個溫度計,可以由「一把火」開始量度一個人的憤怒程度,「三把火」便是憤怒的極限,人們會不顧後果,辱罵或攻擊別人。
子惟完成了網上自學調解平台的課程後,更懂得為自己「降火」。
從前他會因不如意的事情發脾氣,但其實他未必有「憤怒」這個情緒概念,認識了「憤怒三把火」 後,他了解自己正在生氣,並知道自己需要獨處冷靜。 子惟笑說:「每當我感到憤怒時,我會抱著公仔,慢慢便睡著了,睡醒後便什麼都忘記了。」
演員及觀眾大合照
育有兩女一子的Yvonne認為,和子女一起學調解的其中一個好處,就是身為二家姐的芷悅,懂得在大家姐及弟弟子惟的衝突中扮演和事佬的角色,可以分擔媽媽的管教任務。有天,弟弟在看電視,被大家姐搶去遙控器並轉台後,十分生氣。芷悅嘗試發掘並指出大家姐及弟弟的背後需要。和事佬芷悅說畢後,雙方的衝突便解決了。 Yvonne 解釋:「兩位女兒正值青春期,有自己的想法,更應該放手讓她們自行處理衝突,有時比父母之言更有說服力。」
這個演出,除了讓小演員發揮表演天賦,擁有難忘的回憶,亦是獨一無二的親子體驗,更能促進家庭關係,一舉多得。
「賽馬會調解家庭同·理·傾計劃」網上自學調解平台: https://cutt.ly/beUKXnvD